南通市2015年OSDER奧斯德零件報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d03171432042.07405634.

2015年,全市上下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主動認識新常態,積極適應新常態,奮力引領新常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全力落實“八汽車材料項工程”、實現“八個領先”,搶抓機遇、應對挑戰,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國民經濟總體處于穩健運行的合理區間,發展質態繼續優化,轉型升級成效顯現,積極因素不斷積累。但宏觀環境仍然復雜嚴峻,下行壓力不減。

一、綜合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30.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達到458.2萬人,增長2.7%,城鎮化率62.8%,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年Audi零件末戶籍人口766.8萬人,比上年減少0.86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率7.60‰,人口死亡率8.98‰,人口自然增長率-1.38‰。

2015年末人口數及構成

指 標

年末數(萬人)

比重(%)

年末常住人口

730.00

城鎮人口

458.15

62.8

鄉村人口

271.85

37.2

年末戶籍人口

766.77

#18歲以下

89.16

11.6

18-35歲

150.01

19.6

35-60歲

319.89

41.7

60歲以上

207.70

27.1

#男性人口

377.56

49.2

女性人口

389.21

50.8

國民經濟平穩增長。初步核算,全市實現生產總值②6148.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4.9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2977.5億元,增長9.7%;第三產業增加值2816.0億元,增長10.5%。人均GDP達到84236元。按2015年平均匯率計算,人均GDP為13525美元,增長8.1%。


  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全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5.6億元,增長13.8%,其中,稅收收入521.1億元,增長13.9%,稅收占比達到83.3%,比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10.2%,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就業持續增加。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數8.24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2.63萬人。全年提供就業崗位35.9萬個。年末從業人員達460.0萬人,其中,第一產業97.2萬人,第二產業214.5萬人,第三產業148.3萬人。

勞動生產率穩步提高。全年全員勞動生產率③為127595元/人,比上年提高10.5%。


  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全市三次產業結構演進為5.8:48.4:45.8。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816.0億元,增長10.5%,占GDP比重達到45.8%。“兩新”產業較快發展,完成高新技術產業④產值6202.5億元,增長14.6%,占汽車零件貿易商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45.0%,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六大新興產業⑤完成產值4552.4億元,增長10.6%,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33.1%,與上年持平。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縣區實現生產總值3883.8億元,增長9.9%,快于市區增幅0.4個百分點;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3.0億元,增長14.8%,快于市區增幅2.4個百分點,在工業應稅銷售收入、服務業應稅銷售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方面,縣區增速也快于市區。

全年新登記私營企業2.18萬家,年末累計達17.3萬家;新登記私營企業注冊資本1674.2億元,年末累計注冊資本7813.5億元。全年新登記個體戶5.52萬戶,年末累計達46.8萬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資金數額58.1億元,年末累計資金數額288.1億元。年末全市共有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3780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比重達74.7%;全年民營工業增加值1800.6億元,增長13.1%,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62.0%。

二、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⑥27584元,比上年增長8.9%,按常住地分Porsche零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91元,比上年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7元,比上年增長9.1%。

2015年居民收支構成表

全體居民

城鎮居民

農村居民

指標值

(元)

增長

(%)

指標值

(元)

增長

(%)

指標值

(元)

增長

(%)

人均可支配收入

27584

8.9

36291

8.7

17267

9.1

工資性收入

16138

9.8

21230

10.0

10105

9.1

經營凈收入

5275

5.9

6408

2.2

3933

13.9

財產性收入

1762

12.6

2899

12.8

414

11.1

轉移凈收入

4409

7.7

5754

9.9

2815

2.9

人均生活消費支出

18358

7.9

23680

7.5

23680

7.5

食品煙酒

5296

6.6

6794

6.2

6794

6.2

衣著

1236

4.7

1771

3.7

1771

3.7

居住

4147

7.7

5437

7.9

5437

7.9

生活用品及服務

1082

9.0

1398

9.0

1398

9.0

交通通信

2951

7.7

3478

6.4

3478

6.4

教育文化娛樂

1920

14.0

2575

13.4

2575

13.4

醫療保健

1146

8.8

1535

7.4

1535

7.4

其他用品和服務

580

7.7

692

7.9

692

7.9

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358元,比上年增長7.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680元,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052元,增長9.1%。年末,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電冰箱109.6臺,空調202.1臺,移動電話249.5部,家油氣分離器改良版用電腦98.4臺,家用汽車53.1輛。農村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電冰箱104.3臺,空調129.9臺,移動電話242.7臺,家用電腦59.2臺。

年末全市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7.3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0%。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59.3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1%。

市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1.8,水箱精物價總水平比上年增長1.8%,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6%,消費品價格上漲1.4%。八大類消費價格呈現“七漲一降”的態勢。

市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指 標

比上年增長(%)

食品類

2.8

其中:糧食類

3.1

肉禽及其制品類

5.1

蛋類

-7.2

煙酒及用品類

2.5

衣著類

2.3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

3.2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

1.1

交通和通訊類

-3.5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

2.4

居住類⑦

2.1

年末全市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28.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3.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00.7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06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在職)達18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29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126.8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3萬人。

年末全市擁有各類養老機構239家,床位數42357張,其中,農村敬奧迪零件老院96家,床位22438張。全市擁有養老床位總數(含社區養老)65161張。年末農村五保對象20886名,集中供養10374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能力達到107.4%。全年結婚登記63564對賓利零件

三、農林牧漁業

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64.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8%。其中,農業產值290.臺北汽車零件6億元,增長2.9%;牧業產值150.2億元,增長1.7%;漁業產值156.6億元,增長4.6%。全年糧食畝產434.9公斤,增長0.7%。

糧食播種面積775.31萬畝,增長0.3%;棉花種植面積47.9萬畝,下降14.2%;油料種植面積182.4萬畝,下降4.1%;蔬菜種植面積199.2萬畝,增長7.0%。

主要農副產品產量情況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糧食

萬噸

337.15

0.9

棉花

萬噸

3.65

-16.4

油料

萬噸

38.66

-1.0

蠶繭

萬噸

1.60

-20.0

生豬存欄

萬頭

265.22

-2.0

生豬出欄

萬頭

389.77

-1.3

羊存欄

萬只

221.01

-2.8

羊出欄

萬只

273.98

-2.0

家禽存欄

萬羽

4659.14

-2.5

家禽出欄

萬羽

10927.43

0.1

禽蛋

萬噸

44.74

-2.1

水產品

萬噸

90.00

2.0

四、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⑧增加值2902.3億元,增長10.7%,其中,輕重工業分別增長8.8%和11.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下降12.5%,股份制企業增長12.3%,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8.0%。分行業看,全市工業九大行業呈現“二快四穩二緩一降”的態勢,其中,機械業和電子信息業產值均增長15.1%;輕工食品業、化工醫藥業、紡織服裝業和冶金業平穩增長,同比分別增長8.9%、8.8%、5.6%和5.6%;船舶海工業和能源電力業分別增長4.1%和0.2%;建材業下降1.1%。工業產值中,裝備制造業產值6694.8億元,增長11.1%,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8.6%,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3350億元,增長8.1%;利稅總額1635.5億元,增長11.3%;利潤總額1027.7億元,增長10.2%。虧損企業虧汽車材料報價損總額40.5億元,增長26.4%。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情況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萬噸

63.49

-1.0

億米

33.71

2.7

印染布

億米

30.76

2.6

服裝

億件

7.66

1.0

化學纖維

萬噸

132.25

9.3

金屬集裝箱

萬立方米

326.27

-22.5

電動手提式工具

萬臺

9703.39

5.6

民用鋼質船舶

萬載重噸

438.52

-10.0

海洋工程及特種船舶

萬綜合噸

803.05

-13.3

通信及電子網絡用電纜

萬對千米

7.91

-10.3

光纜

萬芯千米

906.07

7.8

半導體分立器件

億只

73.74

-7.9

集成電器

億塊

德系車材料

116.44

17.2

發電量

億千瓦時

396.28

-2.0

其中:風力發電量

億千瓦時

23.11

-8.5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七大高耗能行業產值增長4.8%,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為30.3%,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初步核算,全市能源消費總量2660.17萬噸標準煤,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⑨為0.452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5.31%。

十大行業能源消耗情況

指標

綜合能源消費量

(萬噸標準煤)

單位產值能耗

(噸標準煤/萬元)

單位產值能耗比

上年增長(%)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Benz零件656德系車零件.1

4.2012

2.7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218.0

0.1132

-7.5

紡織業

133.7

0.0965

-7.8

化學纖維制造業

69.7

0.2104

-7.5

金屬制品業

55.5

0.0703

0.5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48.2

0.0239

-6.4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36.2

0.1528

-4.7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32.7

0.0396

-2.9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29.0

0.0760

0.2

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27.7

0.0492

-0.9

2015年,全市建筑業增加值526.2億元,增長10.4%。全市建筑⑩企業承建施工面積6.84億平方米,增長0.3%。全市建筑隊伍人數160萬人,建筑隊伍遍及35個國家和地區,年末出國人數0.79萬人;年末全市擁有特級資質建筑企業15家,擁有一級建造師8685人。

五、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完成固定資產藍寶堅尼零件投資額4376.0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民間投資3380.2億元,增長16.8%,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77.2%,提高2.9個百分點;工業投資2223.8億元,增長8.7%,其中技改投資1526.1億元,增長25.0%,占工業投資的比重達到68.6%,比上年提高9.0個百分點。全市服務業投資達到2143.7億元,增長16.5%。完成基礎設施投資678.0億元,增長8.9%。

交通樞紐加快建設。滬通長江大橋加快建設,寧啟鐵路復線電氣化改造竣工試運營,寧啟鐵路二期開工建設;通洋高速一期建成通車,海啟高速開工建設,錫通高速完成前期工作,形成“一環三射兩通道”的高速公路網布局,實現高速公路縣級節點全面通達;興東機場一類航空開放口岸獲批;連申線三級航道建成通航,九圩港復線船閘開工建設。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690.9億水箱水元,增長1.8%。商品房施工面積5378.1萬平方米,增長2%,其中,住宅施工面積3993.3萬平方米,增長1.1%。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積1265.8萬平方米,增長22.8%,其中,住宅竣工面積992.1萬平方米,增長15.7%。商品房銷售面積938.0萬平方米,增長2.0%,其中住宅858.1萬平方米,增長1.8%。

六、國內貿易和旅游業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79.5億元,增長9.9%。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749.5億元,增長10.1% TC:osder9follow7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