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水利資源是黨小樹屋的寶貴資源,從水利視域記錄了黨的發展歷程與輝煌成就。豐富的紅色水利資源,是創新思政教學模式、培育時代新人的沃土。充分利用紅色水利資源,多渠道為思政教學賦能,有利于提升思政引領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培養挺膺擔當的優秀人才。
走近紅色水利遺產,拓展思政教學空間
紅色水利遺產是黨在歷史上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奮斗建成的各類水利工程與設施。據統計,2021年公布的全國首批革命文物名錄中包含江西上猶紅軍渠分享等86處紅色水利遺產。2023年公布的全國首批紅色基因水利風景區名錄包含河南林州紅旗渠等50個水利風景區。此外,還有眾多紅色水利遺產遍布中華大地。珍貴的紅色水利遺產是紅色文物的重要組成,是紅色記憶的獨特載體。紅色水利遺產見證了黨和人民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崢嶸歲月,記載著黨和人民的卓著功勛與崇高精神。紅旗渠是紅色水利遺產的代表,有著重要的教育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安陽考察時指出:“紅旗渠很有教育意義,大家都應該來看看。”
紅色水利遺產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課堂。走近紅色水利遺產,仿佛能看到先輩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拋灑青春汗水、奮發圖強的身影,感受到先輩們斗志昂揚、共克時艱的精神。在物質生活大為改善的今天,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傳承弘揚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紅色水利精神有著重要價值。紅色水利遺產是賡續紅色血脈、培育時代新人的有力載體。
利用紅色水利遺產拓展思政教學空間,首先要求全面調查和深入挖掘紅色水利遺產資源,做好紅色水利遺產修繕、保護和利用工作,通過紅色水利展館、紅色水利景觀墻、紅色水利廣場、紅色水利紀念碑等建設,科學保護并充分利用紅色水利遺產資源,讓遍布中華大地的珍貴紅色水利遺產成為亮麗的一線思政課堂。其次,尋找、利用紅色水利遺產之間的相互關聯,將不同的紅色水利遺產聯系起來,建起紅色水利遺產廊道,打造一體化聯合大課堂。再次,加快啟動紅色水利遺產相關文獻及史料的搶救性征集工作,推進紅色水利遺產的歷史研究,深層挖掘紅色水利遺產蘊藏的思想富礦。最后,將紅色水利遺產打造成開放性課堂,不僅面向青年學生,還可以向社會廣泛推介紅色水利遺家教場地產的歷史與文化,擴大紅色水利遺產思政育人的影響力。
挖掘紅色水利人物故事,豐富思政教學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旗渠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精神氣概。要用紅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干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都涌現出了像林縣人民一樣的紅色水利英雄,他們頑強拼搏、開拓進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水利奇跡。
豐富的紅色水利人物故事,為思政課教學提供了鮮活案例。挖掘和利用紅色水利人物故事,可以充實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對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可以運小樹屋用1942年陜甘寧邊區靖邊縣委書記惠中權依據水利治沙規律引水拉沙使靖邊轉變為高產農田等故事,生動詮釋紅色水利人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遵循客觀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世界的基本原理與方法論。對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可以將各個歷史時期的紅色水利人物故事作為鮮活的補充教材。如1939年陜甘寧邊區丁仲文帶領群眾攻堅克難修建裴莊渠以發展農業生產,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人民開展經濟建設的有力例證。再如新中國成立后汪胡楨先后帶領群眾施工修建佛子嶺水庫大壩、梅山水庫連拱支墩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領導人民艱苦創業歷史的生動縮影。對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可以利用1952年30萬軍民共同努力建成新中國第一項大型水利工小樹屋程——荊江分洪閘的光輝史詩,生動詮釋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利用鄭守仁9000多個日夜守護三峽大壩、帶領團隊攀登世界大壩建設高峰的水利贊歌,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波瀾壯闊的進程。對于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課程,可以將興修紅色水利工程的感人故事融入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中。西藏薩讓鄉邊防連戰士和村民攜手在高海拔地帶成功修建“英雄渠”——當巴水渠的故事,能夠啟發青年學生向可敬可愛的水利人學習,樹立正確人生態度、人生目的和人生價值,引導青年學生積極投身新時代的強國建設與民族復興偉業。
挖掘紅小樹屋色水利人物故事,豐富思政課程資源,首先要系統整理紅色水利檔案,掌握紅色水利人物故事的精髓主旨,分析其中的思政元素,找到紅色水利人物故事與思政課教學知識點、重難點之間的契合點,形成與思政課教學主題有機結合的系列紅色水利案例教學鏈,打造包括文本、課件、圖片、音像等多種形式的系統紅色水利案例庫。其次,依據學生的個性特征與認知特點,針對性地收集、整理紅色水利人物故事,如挖掘整理學校當地、學生家鄉或長輩中的紅色水利人物事跡,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更有親切感。再次,以多樣形式展現紅色水利人物的光輝形象與感人事跡,創新話語表達方式,利用喜聞樂見、精彩潮流的載體,讓最美水利人炫起來,讓最美水利故事火起來,引人入勝地傳播紅色水利好聲音,潤物無聲地講清思政課的道理。另外,順應數字化教育時代要求,充分利用數字技術與網絡場域講好紅色水利人物故事,推動紅色水利人物故事資源的云融合與共享,增強紅色水利人物故事的視覺傳達效果,推進紅色水利人物故事的網絡傳播與宣傳,推出充滿時代氣息、深受學生喜歡的紅色水利思政數字課程。
開展紅色水利實踐,增強思政教學實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社會實踐是思政育人的重要途徑,是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作用的重要環節。紅色水利文化為開展思政課社會實踐提供了重要而獨特的資源。開展紅色水利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彰顯思政課育人價值,提升思政課教學的育人質量,增強思政課教學實效。
開展紅色水利實踐,增強思政教學實效,首先要利用紅色水利資源加強思政課實踐基地建設。積極開拓并精心遴選各紅色水利工程、紅色水利設施、紅色水利博物館、紅色水利風景區等,授牌并建設高質量的紅色水利實踐基地,制定紅色水利實踐教學安排,組織學生走進實踐基地,開展以打卡紅色水利地標、追尋紅色文化記憶等為主個人空間題的紅色水利實踐,通過參觀、講解、互動等實踐方式,讓學生在第一線看到先輩們的偉大成就,感受紅色水利文化的力量。其次,利用紅色水利文化資源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思政教學更加充實有效。通過邀請紅色水利名人專家舉行座談活動,讓學生聆聽紅色水利故事;通過舉辦紅色水利書畫攝影展,讓學生親手描繪紅色水利歷史畫卷;通過舉辦紅色水利音樂會,讓學生傾情歌詠偉大水利精神;通過組織學生成立紅色水利調研團,開展以尋百年治水路、訪紅色水利人為主題的調研實踐,讓學生在調研行動中發掘紅色水利資源,領悟紅色水利文化的精神內涵。再次,運用新技術手段拓展紅色水利實踐。例如,可以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手段,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進入虛擬紅色水利空間,觸摸紅色治水興水歷史,感受紅色水利文化氛圍,感悟紅色水利精神的魅力,獲得震撼的實踐體驗。通過這些生動的紅色水利實踐,增強思政教學實效,厚植青年學生的家國情懷,激發青年學生為新時代新征程貢獻青春力量。